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直观展现改革面貌

2017-07-05 16:21 稿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字体大小:

  •   2016年,文化部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启动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保护建设情况评估制度,相关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累计安排对570余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国家级项目传承人补助经费由1万元增长到2万元,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稳步开展。深入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起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传统工艺为重点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稳步实施,57所高校参与举办研修研习培训180余期,加上相关延伸培训,全年累计培训近1万人次,有效提高了传承能力,增强了传承后劲。依托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多个工作站,在帮助当地解决工艺难题、带动增收脱贫等方面初见成效。与泰、英、韩、南非、日本等国的非遗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达39个。重大时间节点的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更加注重体现非遗的实践性,传承人群研培成果展、传统工艺大赛、民歌大赛等成为新的亮点。截至2016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化部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年末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635个,从业人员18463人。全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共举办展览18887次,比上年增长11.5%,接待观众35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举办演出42149场,比上年增长7.6%,观众3903万人次,比上年降低1.4%;举办民俗活动14561次,比上年增长7.3%,观众46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举办培训班23704次,比上年增长15.1%,培训人数1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

      七、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

      2016年,文化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3个国家文化部长或代表受邀出席丝绸之路文博会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并通过了《敦煌宣言》,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的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

      海外文化阵地和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瑞典斯德哥尔摩文化中心、希腊雅典文化中心、白俄罗斯明斯克文化中心、柬埔寨金边文化中心等启用或揭牌,全球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部省共建文化中心的机制不断完善。2016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470座城市举办2100多项活动,品牌化、本土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在20个国家举办“中华文化讲堂”,开展40余场形式各异的中华文化宣介展示活动,以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受到各国民众热烈欢迎。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覆盖约3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直接受众近千万人。举办中埃文化年、中加文化交流年、中卡文化年(卡塔尔)、俄罗斯中国文化节、非洲文化聚焦等活动,完成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任务。“东亚文化之都”“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等品牌活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不断巩固和完善内地与港澳文化合作长效机制,签署《内地与澳门2016—2018年文化交流与合作执行计划》,推进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与合作执行计划的落实。组织故宫博物院等内地近60家单位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中国内地馆”。开启两岸文化交流新模式,促成流落海外的北齐佛首造像由台湾回归,组织“情系青春——两岸青年八闽行”等活动促进青少年文化认同。

      八、文化资金投入

      2016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小琴【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