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传承闽南文化 听听专家如何说

2017-09-27 22:16 稿源:闽南日报 【字体大小:

  •   9月22日,“2017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市漳浦县开幕。与会专家积极分享交流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闽台及东南亚闽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围绕闽台地方史研究、闽台及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闽台与东南亚民间信仰研究、闽台民间文学研究、闽台文化交流及民俗研究等内容展开热烈探讨。本报记者撷选了4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

      把“文化珍宝”串联起来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在杨毅周看来,作为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和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漳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富集,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

      此次来到漳浦,杨毅周实地调研了赵家堡、威惠庙、蔡新故居、蓝廷珍府第等珍贵文物保护单位,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地方不仅保留下了原汁原味的闽南建筑造型和独特韵味,还对周边区域进行了绿化美化提升,让文化生态不再孤立存在,让人们获得更多美好的文化体验。这一系列优秀的经验和做法都非常值得其他地市学习和借鉴。”杨毅周说。

      那么,具有漳州特色的闽南文化,未来应该如何进行传承、弘扬与发展?杨毅周用一个“串”字做了概括:“串起这些‘文化珍宝’,才能串连起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他认为,不仅要加大对闽南文化保护研究的力度,还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用智慧将这些星罗散落全市各处的‘点’串联成‘线’,并充分挖掘潜力,以文化联系情缘、带动产业,提升各个区域的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和效果,相信未来一定可以打造出更加令人惊艳的、独具魅力的‘漳州味’闽南文化特色旅游区,为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本报记者蔡柳楠文/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郑俊珺【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