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老来携笔归故里——访诏安籍旅港著名画家沈默

2014-11-29 13:19 稿源: 【字体大小:

  •   恭默思道晚年却是风华时

      年近耳顺,笔耕不辍。1997年,沈默退休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书画创作,在斗室之中竖起床板当画板,狭窄的空间里容画家进退观详的距离不过一米,画幅较大时,竟无法张开全画,只能将纸折叠分段作画,画完让人拿到室外展开,才可以看到整体效果。

      提起在香港居所作画的情景,沈老戏言,在香港只能望楼兴叹。“我想极目远眺,但只能见眼前的一幢幢的高楼。”然而,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却造就了他独特的画法,画不论大小,皆成竹于胸,浑然天成。自全力创作以来,沈默的书画作品得到了各界好评:1999年,两幅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奖;2004年,作品《秋日胜春朝》获中央电视台书画展优秀奖;2010年,应邀为中央人民政府驻港办公室创作巨幅国画《和谐颂》;2012作品《和平盛世》入选伦敦奥运会美术展,并被荣誉收藏。在创作之外,沈默也在中国华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等院校兼任教职,以期教学相长。

      作为香港国画界的代表人物,沈默的境遇颇有大器晚成的意味,连好友也说“沈君早负不羁之才,因其遭际,不得不哑然而忍,无言而默”。对此,沈默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画家的天职是画好画,要让每幅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而非依靠吹嘘与炒作。“至于成名乎?淡然置之。”沈老笑着说。

      正因为力求精品,沈默尤其注重基本功,至今仍然坚持速写训练,力求将传统笔墨与准确造型完美结合。“多年来,我应邀参加采风团深入生活,所到之处必勤于速写,把对大自然的感受记录下来,为创作攒聚素材。”沈老边说,边向笔者展示他在各地旅游时的速写作品,无论是同行游客还是偶遇路人,沈老皆以准确、简练的笔墨捕捉稍纵即逝的神情、气韵,让观者赞叹不已。 当然,在沈默笔下,灵动的不只是人物,还有寄予乡愁的山水。在外漂泊多年,沈老时常回忆起故乡的乌山。他说,乌山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山水间的景色,令他总是会想起曾经与父亲母亲一同走过的日子。每一个地方的山不同,但是故乡的山,似乎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有记忆中的编号。每当需要回忆之时,山水便会成为一次乡愁的落雨之音。此次,时隔四十年,沈默携笔重归故里,一幅幅数十载默默耕耘而得的倾心之作登陆书画之乡的沃土,也许这便是落叶归根了吧。(吴楠沈乾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管理员【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