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批”是指清代以来台湾同胞与大陆亲人之间相互往来的信函。及早启动征集、抢救和保护流落在民间的珍贵“台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更具有很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建议尽快启动“台批”等两岸家书抢救、征集、开发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重点收集与侨批同样珍贵的带有银信合一的“台批”、两岸往来的家书和各类老照片、相关的各种族谱和契约文书等涉台文献资料。应选择重点县区,先行一步,启动“台批”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走访去台人员较多的县、乡镇、村等,全面征集海峡两岸来往书信和两岸来往的文书材料。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联系台湾有关团体、各地同乡会、宗亲会、台企,联手开展双向征集工作,逐步把“台批”征集量做大做足。积极申报国家、亚太和联合国非遗及世界记忆名录,对征集到的“台批”要深入研究,组织一批专家鉴定、研讨,撰写论文,及时召开两岸家书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条件成熟时可以举办展览,设立“台批博物馆”, 并争取上升为全国层面、亚太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字由 记者 陈晓云 整理 图片由记者 李林 摄)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