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丹霞”小乐手 奏出民乐范

2020-11-26 12:58 稿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字体大小:

  •   龙师附小“丹霞民乐团”的小乐手演奏的《中国锣鼓》气势恢宏、节奏感十足。

      11月24日下午,当记者走进龙师附小,就听见丹霞楼传来阵阵合奏乐的声音。龙师附小“丹霞民乐团”的60余名小乐手在指导老师周愷薇的带领下,正在排练民乐合奏《中国锣鼓》。热情洋溢的旋律,铿锵有力的演奏,气势恢宏的《中国锣鼓》在孩子们的演奏下节奏感十足。

      据了解,民族管弦乐《中国锣鼓》出自龙师附小特聘民乐指导老师、星海音乐学院李复斌教授之手,作品展示了宏阔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东方神韵。“为了培养这支民乐团,学校花费了不少功夫,稳定生源是关键,配足乐器和师资也极为重要。”民乐团指导老师周愷薇告诉记者。

      自2017年7月“丹霞民乐团”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福建省中小学学生乐团培育建设项目示范性高水平乐团”以来,学校一直重视民乐方面的师资建设和培养,通过聘请各级各类音乐人才,辅助乐团学生的乐理课、乐器专业课以及乐团赛前集训课。“丹霞民乐团”也不负众望,全体师生都铆足干劲,群策群力,用最认真的态度,提高自身能力,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2月赴福州参加“有福之春”福建省中小学生乐团汇报音乐会,深受外界好评。从福州回来后被漳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参加“2018年春节团拜会”。同年9月“丹霞民乐团”演奏的《醒狮·龙舟》作为漳州市小学组唯一的代表团参加“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又一次赴福州登上“福建大剧院”,展现附小学子的风采。

      除了师资力量以外,民乐团内部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目前“丹霞民乐团”共有成员200人,其中水平较高能参与演奏的有60人,后备成员140人,平时在周三下午社团课进行大乐队合奏训练,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到放学后半小时各乐器进行声部训练。“我从一年级就加入乐团,虽然每周练习的次数多很辛苦,周老师也很严格,但是确实对我自己影响很大。”四年级的王君哲同学告诉记者。

      “最早的时候,民乐团的成员都是从学校其他社团请人才过来。现在在后面打大鼓的许霖宇同学,就是我从其他乐团拉过来的,之前他是弹钢琴的。”每当谈起从其他社团挖掘人才的经历,周老师都能说出不少有趣的故事。

      龙师附小的赵璟校长一直很重视“丹霞民乐团”的梯队建设,还带民乐团的孩子去龙人古琴村研学。为了给民乐团培育好苗子,不让民乐团因为老团员的毕业而断代,2019年,赵璟校长在学校创立了“民乐班”。“民乐班是将学校所在片区的优秀音乐苗子集中到同一个班级上课,这样就可以统一集训、统一补课,在培养音乐好苗子的同时,也不会落下基础课程。”龙师附小校长助理王琼老师向记者介绍“民乐班”。在刚入学读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就会对有兴趣报名民乐班的同学进行一次考核,包括基础乐理、乐器演奏、听音模唱和节奏测试等方面,考核成绩前五十的同学可以进民乐班。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登台演出,“丹霞民乐团”的小乐手们身上的音乐范越来越足。“登台演出可以提高学生的精气神,培养他们的气质,让他们变得更自信。”回忆起每年12月末“丹霞民乐团专场汇报音乐会”的演出,周老师言语间都充满了对民乐团的自豪。 ⊙记者 刘健宁 文/图

编辑:沈小琴【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