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迈入了梦寐以求的百年学府——福建师范大学,就读于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启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文海遨游之梦。
遨游文学海洋是我的人生梦想。孩童时,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四大名著已不知不觉中进入我的生活。妈妈的“睡前故事”、电视里的“大闹天宫”和厚厚堆积在桌上的儿童文学读本,丰富了我成长的内容,拓展了我成长的时空。我曾梦为孙大圣西天取经,梦回三国看诸葛孔明羽扇纶巾排兵布阵,梦与梁山好汉行侠仗义,梦听黛玉悲泣葬花。这四大经典让年少的我体验到了文学里的无穷乐趣,并点燃了我探索文学之海的激情。
曾有无数人感慨:“学海无涯。”对我来说,文学之海亦无涯。从上古绵延至今,由东方跨越到西方,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文学大家数不胜数。但这样一片浩瀚海洋并不会让文学追求者望而却步,反而是让人沉浸在遨游其中收获无限快乐——这便是文学的无限魅力。
文学其实并非是不可触及的阳春白雪,越深入文学海洋中,越能看到跨越时空的世界,那个更加广阔的通过文学如同近在咫尺的平行世界。与《诗经》并称的《离骚》的浪漫主义也让我深受感染——尽管在过去我以之为“晦涩难懂”“念起来拗口”“生僻字多”而错过这部经典。如今我再次细细品读,已为屈原的切切爱国忠君之心所感动——虽说是以香草美人为主要意象,以极具地方色彩的浪漫主义手笔抒发自我情感,但我们仍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这样发自肺腑的爱国爱民之言,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叹惋!从这样的文学中收获的不仅仅只是优美诗韵辞藻,更多的是那些辞藻背后的强烈情感与文化的感染。
在文学之海之中滋养我的另一朵浪花——西方哲理文学。曾有人戏谑称:“看《瓦尔登湖》会使人想打瞌睡。”于我而言,并非如此。其中最喜欢的一篇是《寂寞》:梭罗全身心地在享受“孤独”,生活远离人居森林里,与大自然为伴,在寂寞中剖析自我,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在同样让人心灵宁静的阅读中,我的理解与思索也更加深邃——跟随着梭罗,沉下浮躁的心,尝试着去体味寂寞,正像在文学之海中,总是需要寂寞的沉淀,才能收获更多。这样的深刻思考给我的启发,给我的快乐也是最真实的。再者,《瓦尔登湖》一书里类似《寂寞》这样的文章是多么优秀的随笔,它的描写是形散神不散,让我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散文写作的专业能力。
文学一直陪伴我成长。文学之海茫茫,我不会浅尝辄止,不只是满足于读过的文学作品,更多未知深奥在海深处等着我。怀揣文学梦遨游文海的这旅程,必定丰富多彩,充满着欢歌笑语。(庄婧宇)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