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古称香山澳,古代隶属香山县,其主要部分位于香山县伸入大海的一个半岛的顶端。古代香山县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五百年前的明代,香山县是广东一个偏远的下等县,而澳门则是香山县东南边隅的属地,也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
最早开发这块宝地的是明代初期一群在漳州海澄月港海域从事海上武装走私贸易的漳州月港海商集团头领严启盛及其部众。据《香山县乡土志》第三卷兵事录载记载“(明)天顺二年(1458年)七月,海贼严启盛来犯。先是,启盛坐死,囚漳州府。越狱聚徒,下海为盗,敌杀官军。至广东招引蕃舶,驾至邑沙尾外洋(即香山水域)”。由此可见,是漳州人严启盛最早在香山水域进行海外贸易。严启盛被明代官府列为“海盗”,他虽然“敌杀官军”,但其主要事务还是“招引蕃舶”,应该说,他原是一个海商,只是明朝政府实行错误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他才成为不遵守海禁的“海盗”。从该史料可见,最早开发澳门的应是福建漳州海澄人严启盛。
严启盛于1458年来到香山海域,当时距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过去了28年,距明朝政府于1436年宣布正式罢造下西洋航船过去了22年,可以说,严启盛是明代较早进行海上私人贸易的海商之一。在严启盛到达香山海域时,葡萄牙人还在非洲西海岸航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达·伽马,从西欧葡萄牙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是38年以后的事情。由此可见,严启盛是澳门开发史上重要的人物,正是他奠定了香山海域民间贸易的基础,才有了东南亚各国船只在香山海域进行商业贸易的事实。有了这一基础,才会有后来的葡萄牙人加入东南亚船只进入香山海域进行贸易的机会,以及澳门中葡贸易的发展。
上述情况表明,漳州海商是澳门的最早开发者,他们在东南亚海上的发展,还使他们成为最早与葡萄牙人接触的人群。当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并骚扰广东失利后,广东实行海禁,于是“安南(今越南)、满刺加(马六甲王朝,今属马来西亚)诸蕃船,有司尽行阻绝,皆往福建漳州府海面地方,私自行商,于是利尽归于闽,而广之市井萧然也”。他们之所以到漳州海面进行贸易,实际上与漳州人为其导航关系密切,此时,葡萄牙人也来到漳州海面开展贸易,于是葡萄牙人与漳州海商结下了深厚的关系。
明代嘉靖年间名臣宠尚鹏在奏疏上说:“其通事多漳、泉、宁、绍及东莞、新会人为之,椎髻环耳,效蕃衣服声音。”说明在澳门开港之初,福建的漳州人在澳门十分活跃,他们穿着有异于内地的洋人服装,且能用“蕃语”与葡人洽谈业务。
清代澳门仍是中外贸易的一个焦点。漳州商人与水手到澳门的数量不少。据外人统计,1831年澳门停泊的船只中“来自福建厦门者80艘,来自福建漳州府者150艘”。据梁嘉彬的《广东十三行考》,澳门闽商谢家悟,祖籍漳州诏安,后成为广东十三行的行商之一。这些行商的财富,多者达数千万元,少亦有数百万元,谢家悟名列其中,可见也是当时可数的华人巨富之一。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第一次航海来到澳门时,已见澳门半岛港湾里有一座妈祖庙。据说,葡萄牙人在庙宇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的福建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字,就回答说是“阿妈阁”。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葡语Macau)来称呼澳门,叫“马交港”。史学界认为,从现有历史文献与碑铭材料看,澳门妈祖阁应是在明代天顺年间到香山海域经商的第一批漳州人建造的,也就是说,即是由严启盛及其部众筹资募捐建立起来的。就此而论,澳门妈祖阁应建于漳州人到达澳门之初,即明天顺二年(1458年)。妈祖阁是漳州人开发澳门的历史见证之一。漳州人在澳门建妈祖阁不止一座。马交石的天妃宫,也是漳州同乡所建,作为漳州分会“漳兴堂”的会所。从妈祖阁所藏碑文看,在历次对妈祖阁的捐献时,也一直是漳州人最多。清朝嘉庆末年澳门妈阁庙《重修妈祖阁碑记》记载“谢东裕(原籍福建龙溪)行捐银肆佰壹拾员,伍诏兴(原籍福建泉州)堂捐银贰佰壹拾员,卢胜余堂捐银贰佰壹拾员,潘同孚(原籍福建龙溪)行捐银贰佰壹拾员”,其中,漳州籍商人起了主要作用。1928年,澳门漳州同乡会漳兴堂与澳门泉州同乡会泉敬堂合办一所专为两会子女就学的义学,设于下环妈阁庙内,称为漳泉义学,后改名漳泉小学,学生以渔民子弟为多,1980年因生源不继而结束。
严启盛作为明代早期漳州月港海商的先驱,其活动不仅有王朝制度和地域社会的背景,而且与东南亚贸易的市场结构和商业习惯有极大关联。他后来于明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4)在广东香山、澳门海域建立据点,使这里成为联系东南亚到东亚贸易网络的关键埠头,他们在这里的海上贸易活动就成为十五世纪亚洲海洋贸易“福建化”的重要内容,从而逐渐使澳门得到开发,并建设成为明代中国南部贸易中心之一。⊙邱晓辉文弘艺供图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