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彼时木棉

2018-09-03 16:27 稿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卢奕秀

      一簇一簇鲜红似火的花团,一片一片娇艳欲滴的花瓣,一根一根挺立如针的花蕊……木棉花,被摆成了一个浪漫的爱心,静谧地躺在校道上。后来,这一帧被永久定格,成为我心里对漳浦一中醒目而又深刻的印象。鲜红的形象依旧清晰,每一次回忆,又总是那么立体。

      木棉花,鲜艳又热烈,像是奋战在高考前线的莘莘学子,一直充满激情,一直拼搏向上,一直心怀梦想,一直对远方充满希望。那么鲜活,又是那么珍惜当下。

      我们用三年青春,书写了四份答卷,描绘出青春最美的模样。一切仿佛已有结局,只是那段时光早已镶嵌在脑海深处。桌子上那一摞摞的课本,桌面上杂乱的试卷,教室里稀稀落落站着听课的同学,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课间走廊上一群踢毽子的伙伴……一切都清晰可追,每一处都萦绕着木棉花的身影。

      木棉花开时,骄阳似火;木棉花落时,秋风飒爽。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拉开了序幕。运动会前夕,教室里便能听到操场上震耳欲聋的音乐。每个班级都准备了游戏,这真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颂”!

      有人说过:人之所以回忆过去,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幸福。其实不然。因为有些回忆太过美好。纯粹的人,纯粹的事,纯粹的景,纯粹的感情,让人忍不住忆了又忆,想了又想。

      一直渴望远方,对有暖气会下雪的城市充满了憧憬。想看看北方的初雪,想走走银装素裹的街道,想撷取一捧雪花,看着它在温热的掌心融化……高中毕业以后,满心思地想要扑入北方城市的怀抱,然而最终还是选了本地的大学。木棉花,还是会平淡且热烈地陪我度过这四年。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们是与台风“莫兰蒂”一起度过的。这是我跳离“舒适圈”的第一个礼拜。一场肆虐的狂风之后,和舍友们一起绕着学校转圈。皎皎的圆月,泛黄的路灯,古朴的街道,潮湿的空气,都和记忆里的小镇异常相似。来往行人讲着熟悉的语言,都是呢喃的乡音。想回家,或者说,希望身边能够有熟悉的人在。之前听学姐讲过:“高中啊,就是里面的人想出来,出来的人却渴望着回去。”当时我不信。这种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跳出去了有谁会想着再回去呢。果然有些事,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无法体会到。

      喜欢是没有来由的冲动,对于木棉花,始终满怀热忱。它象征着一段美好忙碌却又踏踏实实,简简单单也是干干净净的时光。

      诗中月,画中鸟,远不及我心里的木棉花。

编辑:沈小琴【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