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幸福》是一首墨西哥民歌,我少年时候听到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央乐团不知什么缘故来到这座小城演出,在“侨乡”剧场。这是一座华侨捐资修建的剧场,以我当时小孩的眼光看来也不算大。就在这里,我幸运地看到了名副其实的音乐盛宴,而且看了两场,当然说聆听更准确。大概在这里我第一次接受顶级的音乐洗礼,有不少名曲从此烙在心里,包括《你就是幸福》。我才小学四年级,单纯得很,基本不理解这首歌传递出的是什么,只是异域的曲调,优美的旋律,留在了脑子里。记得是歌唱家刘淑芳唱的,她的歌声高亢,传情,穿心。她还唱了印尼的《宝贝》和藏歌《金瓶似的小山》,当时似乎流传得更广。但是,好歌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
10年过去了,我成了一个在山里插队的知青。除了白天的劳作,还有其他的需求,音乐适时降临,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空白。一本《外国名歌200首》在我们中间传着,翻着,唱着。后来封底没了,封面也没了,但是歌曲还在。我在这本歌集中,又发现了《你就是幸福》。虽然情窦未开,大体还是明白歌中唱的是什
么。当时知青中悄悄传闻某村姑喜欢上了某人,这是我们知青中的一员。我大为惊讶,完全不相信,在我眼中这个有着倾村之色的女子还是个小姑娘。于是好几回出工,我特别留意她。她的一言一行都成了目标。可惜什么都没看出来,她长睫毛下的那对黑眼珠深邃得很。但是这种观察,让我对《你就是幸福》中的歌词有了独到的理解,这歌词是“我要把这欢乐秘密地藏在心里”。这小村姑将欢乐藏得可深呢。
后来我有个机会去学吹笙,有17根竖起来的长短不一的竹节,称17苗园笙,每根竹节底端装着簧片,有17个音阶。我吹过一些练习曲,主要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黎族舞笙独奏,也有《你就是幸福》,这是自己加上的。这把笙我带到村里,每天夜晚必练。山高皇帝远,我吹什么歌没人会管的。有一回收工回来的路上,正好与小村姑同行,她好奇地问,你晚上吹的什么歌啊,好听呢。我一本正经地回道,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我本想老实告诉她还吹了什么歌,又怕解释不清楚。祝福是谈不上的,我认为小村姑很可能是一厢情愿。
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学生会的乐队,手中又有了一把笙。《你就是幸福》是保留的练习曲,它旋律虽然不复杂,却有脉脉含情的倾吐,也有跌宕起伏的期冀,一唱三回旋。乐队队长是个小音乐家,他听我吹这首曲,哈哈道,大洋彼岸的幸福也带来啦。我报以重新吹奏一遍。笙是典型的中国乐器,吹奏这外来的曲子却别有韵味,有时竟会无端搅起思绪的纷乱。校园中已有同学在抓紧时间谈恋爱,我吹奏时,这动听的旋律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人生旅途的斑斓多彩。
毕业后,我听说小村姑已离开山里,那个知青调到工厂后,回村里将心仪的姑娘娶走。再后来,我联系到他们,将这动人的传奇写成了文字。村姑如今已当了奶奶。她会记得许多年前山村里曾飘袅过的《你就是幸福》吗?
让我重新掀起波澜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旅。
这两个南欧国家有丰厚的文化积淀,移步可触。街头艺人也很多,有营业执照,水平可圈可点。在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圣家族大教堂附近,在马德里王宫广场和封闭式的马约尔广场,在里斯本的街头,演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拉手风琴的,弹拨吉他的,有年轻人,有中老年人,有男的有女的。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些演奏中,我反复听到了《你就是幸福》的旋律,这些看不见的飘飘小精灵,同连日目睹的南欧风情,感受到的人们没有拘束的热情和自由奔放,竟是这样的吻合,融成一体。
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是一处十分恢弘华美的地方,广场还有一道弯曲的小河让人们享受泛舟的快乐。在一座宫殿般建筑里宽敞的阶梯平台上,有一个年轻人依墙坐着,这片又高又宽的墙体有美丽的艺术花纹图案,地面铺着枣红色的砖,年轻人手抱一把吉他,身边是打开的琴盒,盒子里有摊开的红绸布,他弯曲腿脚,脚上是一双人字型拖鞋。他弹拨吉他,似乎完全沉醉其间,《你就是幸福》像小河一般冲流出来,放任不羁。这是一种青春奔涌的情感,让人陶醉沉浮。我驻足听着。吉他手弹了一遍又一遍,路经的旅行者他不瞅一眼,旁若无人地享受着音乐,在这西班牙广场瑰丽的建筑中。我后来对同行人说,小伙子在谈恋爱呢,看他一副神情迷离的模样,像歌中唱的“你的吻像烈火燃烧着我的心”。但是当时我同样受到感染,小伙子偶尔情不自禁地使劲拨响一个音阶,都会让人心怦然作响。
在里斯本通往商业广场的热闹的步行街头,我又一次受到感动。这条街面有着一道一道
弧形波浪图案的长街上,来自各国的旅行者在缓慢地流动,街心有供游人休息的咖啡吧,有不少艺人在表演。当时我从临近海边的商业广场通过高大的凯旋门有些匆忙地往回走,汇入步行街的人流,在一处很不起眼的商店门前,耳畔飘来了《你就是幸福》的旋律,音色很奇特,有点像我曾经学过的笙。抬眼望去,一个老妇人坐在街边一张活动靠背椅上,她一头白发,目光停滞,是个盲人。老人显胖,身穿黑色上衣,一条肥大的裙子。手中的乐器也奇特,她揿着竖起来的键盘上那些黑白琴键,嘴里含着从键盘上方伸出的管子一边吹气,声音就是这样发出来的。后来我请教搞音乐的朋友这乐器叫什么名堂,起初说是英国管,后来确认是一种音乐玩具。老人身上还吊着一个小木盒,盒子上有个让行人投放硬币的长形小孔。她失明的双目和这个木盒子,让人一下子感受到生活的负荷。我没有停下脚步。我觉得停下来似乎意味着对老人的特别关注,而这种关注透露某些不尊重,尽管她看不见。但是她吹奏出来的旋律绵绵不绝回响着,有些无奈和沉重,又有些倔强和执着。老人出来演奏,除却谋生的成分,还有其他的吗?一定是有的。她为什么选了这首曲子,只是动听吗?我想不全是。她年轻过,也会有自己的感情生活,多少年过去,如今老了,双目失明,但是生活在她心中仍然是光明的,仍然值得去追求。她在与她看不见的无数旅人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我在《你就是幸福》的旋律中听到了这种从天上降临的声音。这首情歌在我心中陡然生出一种非常厚重的内容。
后来我了解到这首歌是墨西哥一个女作曲家在一次到医院探望病重的亲人时,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曲调运用了西班牙流行的咏叹调,结构和写法是欧洲的。因此这首植根于南美的歌曲风行于南欧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实际上它哪有什么国界,它是各色人种共有的天籁。
旅行回来后,我曾一遍又一遍地收听这首歌。
生活,我要大声对你说,《你就是幸福》。 ▱杨西北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