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 | 文化产业网首页 | 聚焦漳州 | 漳台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人物 | 重点项目 | 特色街区 | 文化事业

痴迷扎染的何丽丹

2017-12-11 17:09 稿源:漳州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在漳浦县某医院工作的何丽丹,工作之余喜欢绘画、音乐、诗词。近几年,她又迷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手工艺——扎染,并将这一古朴而又时尚的手工艺在漳浦传播开来。

    何丽丹和她的扎染作品

      何丽丹从小就有有别与常人的艺术天赋。2005年,她从医学学校毕业后到厦门工作,由于舍不得放弃艺术梦想,工作之余时常到厦门的海沧油画村、乌石浦油画村、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方“游寻”。一次机缘巧合,她在一位杨姓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参加在厦门举办的扎染手工兴趣班。“那时看了扎染表演之后,觉得很神奇,一块简单的白布,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染色,最后竟然变成一块有着神奇好看图案的织布。”源于这一份好奇,她跟扎染结下不解之缘。

      从此,何丽丹走上学习扎染的艺术之路。为了学到更为精湛的扎染技术,下班后,她总是奔赴各种扎染兴趣班和培训班,并师从厦门工艺学校的扎染老师。由于本身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她很快就上手了。但是,要学好一门手工艺并不简单,因为扎染的成品受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的影响很大,为了制作出更有艺术气息的成品,每当空闲,她总是不断地摸索绞扎的手法和染色需把控的各个环节,什么样的扎法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什么样的温度能染出什么样的颜色。

      2015年,由于工作变动,何丽丹回到漳浦,并把扎染这一传统手工艺带到漳浦。回到漳浦仅仅两年,她在漳州、龙海、漳浦等地举行了大大小小的扎染表演和培训上百场,让漳州人民对扎染这一手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何丽丹告诉笔者,“扎染手工制作和现代机器印染不同,因扎结不一、染料浸染程度不一,在展开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正是扎染有着这种独特的魅力,它的不可预知性总是让人们对它着迷不已。起初,何丽丹只是把这些扎染的成品简单地制作成自己和孩子的衣裙。后来,随着自己扎染技艺的日趋成熟,在何丽丹的眼里,扎染有了更广泛的用途,比如制作成壁挂、窗帘、门帘、台布、沙发罩、床罩、枕套等,而这种古朴典雅而且时尚华丽、别具一格的风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何丽丹注册了以“丹青手”命名的商业商标。她还打算到扎染的发源地——云南去游学,希望能够学到更为本土和正宗的扎染技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林惠卿严峥文/图

编辑:沈小琴【收藏此页

相关新闻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8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